市政府并市委:
2024年,市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中央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抓紧抓实科技领域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是加强法治建设组织领导。调整了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专班,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配合抓的工作局面。深入贯彻法治政府建设新理念,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将法治工作深度融入日常工作。严格落实学法制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召开局党组会专题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内容,不断提高科技行政管理人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行政治理的能力。
二是宣讲惠企政策。联合省高企认定管理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暨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政策解读培训会,解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材料注意事项、税收优惠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与优惠政策。联合市税务局、市工商联开展“科税联动·金秋惠企”专题培训,帮助企业了解税费减免、科技服务“免申即享”等惠企政策,精准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三是优化科技创新服务。针对“企业科技政策不了解,不知道如何创新,谁来创新”等问题,突出抓好科技档案、科技政策等服务。针对企业实际需求,深入企业开展“三个直达(政策直达、信息直达、服务直达)”惠企服务,积极筹划为企业建立《科技档案》。目前,华纺科技、博大伟业等10户企业已建立,做到“一企一档”“把脉问诊”,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精确引导。
四是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规则,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凡属职责范围内的“三重一大”事项,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切实做到广泛讨论、集体决策、依纪依法,并自觉接受各方监督。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工作制度,对我局负责联合制定的有关市政府与高校院所签订的科技合作协议和代拟起草的规范性文件草案按程序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政策措施合法合规。同时,落实公平竞争合法性审查工作,确保我局制定和代拟起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平竞争要求。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虽然在推进法治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及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学习还不够深,融会贯通不够。二是运用法治思维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三是学法普法工作落实不够细致全面。
三、2025年工作打算及举措
2025年,我局将结合部门实际,将法治建设融入科技创新工作,系统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辽源贡献科技力量。
一是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上下功夫。持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教育,围绕贯彻落实我市“一规划两纲要”法治领域改革任务,将科技工作融入法治辽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行动,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筑牢理论根基,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
二是聚焦科技体制改革,在改革重要领域上取得成果。充分发挥市委科技委员会办公室作用,协调各成员单位,推动政策向创新活动配置、资源向创新主体汇集、人才向创新平台聚集,推动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县(区)及高新区科技部门持续开展“三个直达”(政策直达、信息直达、服务直达),提升服务地区科技工作效能。
三是聚焦科技服务完善,在营造创新氛围上取得成就。在服务理念上,面对新时代、全球化、微服务的需求,实施“高站位+大思维+小切口”的“微服务计划”;在服务方式上,实施“键对键+面对面+屏对屏”的“全天候计划”,开展科技新闻汇、完善公众号、直达式服务、线上对接会等;在服务内容上,实施“随时点餐→即时配餐→适时品餐”的“营养餐计划”,制定政策汇编、科技成果手册、科技情报信息、企业科技档案等藕合式服务;在服务机制上,实施“两级专班+科技助理+微机制”的“一盘棋计划”,建立企业外脑、企业需求反应机制,开展“给企业的一封信”“科创沙龙”等活动,营造创新氛围,持续增强科技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质效。
辽源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3月13日